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再加上医疗卫生水平的改善,一般家庭的孩子们基本不会被生理疾病困扰,孩子们的身体一般来说也都发育的很好。但是,随之而来的,孩子们却会被新的问题困扰,感统失调就是这新的问题之一。那么究竟感统失调是什么病呢?
很多家长们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行为上有着与平常孩子不同的表现。比如说孩子脾气喜怒无常,肢体协调不灵活,行动迟缓且笨拙,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而且通常来说,孩子从出生一直到青少年时期,都有可能存在这些问题。并且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的情况会变得越加严重。此时家长朋友们应该注意了,孩子很可能是感统失调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调呢?顾名思义,感统失调就是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的感觉统合功能的不足或者失调。患有感统失调的孩子,其大脑在接收到外界的感觉刺激信息时,无法在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组合,不能很好地指挥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做出反应,因此表现出外在的各种障碍。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感统失调并不是病!为什么又说感统失调不是病呢?首先,感统失调没有像一般疾病一样有明显的病理特征,不会像一般疾病一样在生病时有异于平常的现象。感统失调是孩子平常的状态,如果在没有接受训练和治疗的情况下,它就是一种阶段性的常态。其次,感统失调的治疗和一般的疾病不同,一般疾病在就医之后需要吃药打针等才会有好转,感统失调的治疗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除此之外,一般疾病是发生在人外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器官或者组织的某些病变导致孩子生病,而感统失调是发生在孩子的神经系统中,是一种内在的表现。
一般来说,
感统失调从专业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失调,包括视知觉失调、听知觉失调、前庭系统失调、触觉系统失调和本体系统失调,基本涵盖了孩子可能会产生的感统失调问题。那么在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训练治疗时,需要针对孩子所患感统失调的类型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才能让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