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是人生活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但语言表达的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有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口头表达才能,而有的孩子则迟迟不说话。孩子开口说话有早晚之分,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到了正常说话的年龄还没有学会说话,就需要引起关注了,看孩子是否存在感统失调的情况。那么小孩为什么会说话晚呢?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模仿学习。所以除了孩子生理性疾病引起的儿童语言障碍外,孩子的说话能力主要还在于环境的影响。环境是变化多样的,这往往使导致宝宝说话迟的因素更为复杂。
1. 缺少语言表达的机会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动机形成离不开幼儿时母亲的抚育方式,那些渴望成功的动机性强的人,婴儿时期的抚育方式往往是主动性的,即吃饭喝水等都是按照孩子自己的需求来满足的;另一种抚育方式是被动的,即何时吃饭由母亲说了算。所以,抚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种主动或被动的意识。在第一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表达自我的需求大,所以语言表达成为了一种途径,能促进语言发展;第二种方式下的孩子常处于被动状态,需求还未表达就已经得到满足,所以语言表达的机会就减少,缺少了锻炼的机会。
2. 与孩子交流过少
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也常常忙于工作,孩子常在托儿所、托管班度过,可以用于交流的人太少,缺乏语言交流的机会,导致小孩说话晚。有针对性地和孩子说话交流,并引导孩子说话,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拓展思维,增加知识。
3. 语言环境太复杂
孩子还在两三岁的时候,有许多家长迫于“教育急切”,还没有学会母语,就开始教授外语等。而且家庭中也不乏有方言出现,多种语言混杂在一起,孩子不能辨别,增加了孩子模仿学习语言的难度,导致宝宝说话迟或者说话不清楚。
小孩说话晚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都存在独特性和差异性,家长应当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分析说话晚的原因之后再进行语言训练,才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出现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