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感觉统合?
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不断地通过人体的感觉系统来学习和积累生活经验,人类的大脑在婴幼儿时期是如何学习的呢?
首先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过程,大脑要学习接收和理解来自身体各个部分的感觉,学会对这些感觉进行判断和反应,并且慢慢学习控制身体去执行大脑的决定;然后身体的感觉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反馈信号,提供大脑有关的信息,帮助发展出更为有效的行为反应。
听起来有点神秘,用简单点的话来讲,就是当你闻到饭香的时候,你能够准确地找到椅子并坐在餐桌前,拿起筷子或勺子,大口地吃饭。
80%的孩子都有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个普遍现象,一旦大脑无法有效整合我们身体各个感觉器官所传达的信息,就会导致孩子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据调查,全国儿童80%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严重感统失调占30%。
很多家长以为等孩子长大就好了,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训练和学习机会,从而错失了
感统训练的最佳时期。
孩子为什么会感统失调? 01、生理原因(先天性)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02、环境及人为原因(后天性)
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感统失调的表现 01、触觉统合失调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爱哭,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缺乏自信、笨手笨脚。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02、视觉统合失调
视觉感不良:无法流利地阅读,对物体的色彩、形状结构认识不清,无法理解图标的意义,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把数或字颠倒写。
03、听觉统合失调
听觉感不良:儿童不喜欢与别人讲话,易忘功课等,对音乐节奏把握不准,动作无规律、无节奏,没耐心,常打断别人的说话等。
04、前庭平衡觉失调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前庭觉功能失调时,往往会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同玩同乐、分享食物,语言迟缓等。
05、本体觉统合失调
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空间知觉能力不足,条理性不强。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感统失调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自信心、情绪、意志力等);
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形成障碍;
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
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绝大多数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
对今后学习能力的影响:在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的特别明显,但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方面可能显得十分笨拙,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让家长和教师非常操心。
每个孩子都需要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运作良好的孩子,在学习、运动、移动时,其大脑、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协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适应性强、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强,没有发展迟缓的情况。
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怎样?上课老走神、好动多动、冲动急躁、紧张自闭、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摔倒、认知出现异常……
所以,感统训练是婴幼儿时期孩子发展的头等大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尽早关注,尤其是在孩子2-12岁阶段,感统如果出现问题,12岁以后将不可修复。